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 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 |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 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 |
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
A.海禁政策 | B.抑商政策 | C.奖励农耕的政策 | D.闭关锁国 |
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 |
B.“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 |
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D.“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 |
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 B.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
C.限制土地兼并 |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
《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 B.北京 | C.上海 | D.广州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B.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
D.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钱穆先生指出:古罗马奴隶多半来源于战俘,而汉代的奴隶则是农民主动离开土地,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不是出卖自由,而是对国家法规的一种逃避。汉代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 | B.庄园经济的盛行 |
C.编户制度的消亡 | D.工商食官的出现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术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 、铜、 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
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