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以下观点能够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①“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③“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④“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这一段话(   )

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B.表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C.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言
材料二  余谓正德(明皇帝)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
材料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雍正)实录》
回答:
概括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统治者的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 1
1567.7
1021年
2641. 2
3874.0
1077年
2021. 3
5117. 2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人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 B.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
C.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 D.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 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 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一条鞭法和清朝时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   )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