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7%,农业为3.0%;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了19.3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7.1倍,轻工业增长了9.5倍。上述数据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
C.改革并未突破既有体制 | 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对上述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B.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C.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 D.开始突破了斯大林的经济模式 |
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70年代末两国粮食
产量出现不同发展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改革是否符合国情 | B.土地所有制的不同 |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否 | D.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 B.政治体制改革 |
C.文化制度改革 | D.福利制度改革 |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根据材料分别提取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让苏联人民遭受痛苦 |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 |
C.人民对赫鲁晓夫表达不满 | D.苏联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征集制” |
B.“开垦、开垦、再开垦” |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靠号召不可能培养人们对社会主义财产的主人翁态度。关键是使人们能够影响生产的安排,劳动成果的分配和使用:就是说,要加深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自治。”他认为,“不是工厂、车间、农庄的真正主人,就不可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戈尔巴乔夫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A.取消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指令性计划 | B.把政治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
C.把国家部分生产资料分配给劳动者 | D.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经营 |
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B.重点放在农业上 |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 |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所以是完全错误的 |
B.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所有农产品的权利 |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仍属于修补性的变革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因为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