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经济调整之风。下列有关东西方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史实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美国政府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英法等国一度出现了私有化浪潮
C.苏联的改革使经济蓬勃发展
D.中国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 “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

A.拿破仑 B.俾斯麦
C.光绪帝 D.戈尔巴乔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原 因
比 例
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
52.7%
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
45.7%
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
41%
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
37%
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
29.9%
其他
2.2%
不知道,不好说
4.9%

 
A. 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
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
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