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新青年》,由此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③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④参加中共一大,一手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②③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摒弃了天朝中心说,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世界史地知识。该书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意在( )
A.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 |
B.普及宪政常识,倡导五四运动 |
C.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 |
D.批判传统文化,培养民主意识 |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学术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 |
B.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
C.袁世凯倡导“尊孔复古” |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遗其体而求其用” |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挽救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 |
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
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滋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
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 |
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 D.建立中国“劳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