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求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哪一派的观点(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立宪派 |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对“第二次反思”评述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的失利证明其失败 |
B.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
C.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 |
D.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
晚清世界历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 B.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
C.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
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下列表述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 )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 B.变法维新 |
C.共和革命 | D.民主科学 |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 |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
B. |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
C. |
反对向西方学习 |
D. |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 B.自由恋爱观 |
C.实业救国论 | D.民主和科学思想 |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借其要义,用以发挥 |
C.西学东渐,全盘接受 | D.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