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被迫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云贵川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主要强调( )
A.国民大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革命热情 |
B.土地革命调动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
C.日本侵华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
阵亡人数(人) |
年代 |
阵亡人数(人) |
1937 |
125 130 |
1940 |
339 530 |
1938 |
249 213 |
1941 |
144 951 |
1939 |
169 562 |
1942 |
87 719 |
——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
A.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 |
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
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战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
A.在正面与敌后战场均发挥重要作用 |
B.主要配合共产党抗战 |
C.进一步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D.将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 |
1937年八九月间,129师师长刘伯承给部分不情愿换掉红军装五星帽、改戴青天白日帽徽的官兵做思想工作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
B.促成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
C.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D.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蒋介石一面派遣中央军北上,支持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等“守土抗战”,一面电复北平市长秦德纯等“应先具必战与牺牲之决心,及继续准备、积极不懈,而后可以不丧主权之原则与之交涉”。这表明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
A.寄希望于外部力量调停 |
B.坚持对日妥协退让策略 |
C.坚决维护华北地区主权 |
D.采取全民族抗战的方针 |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 )
A.19多万人 | B.20多万人 |
C.30多万人 | D.40多万人 |
《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北伐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十年内战 |
1938年中共在《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这一决定( )
A.促成了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 |
B.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 |
C.使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D.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到双方和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对双方及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2年,他(高杉晋作)乘千岁九号船到达上海……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 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一一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日本刚刚开国,吉田松荫就说过:“养国力、割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东北)、支那(中国)。”
一一《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一一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三 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有过两次“换位”。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 01 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
一一摘编自辛仲楚《中日实力在甲午战争后发生第一次“换位”》
(1)根据材料一,简述晚清局势对日本人士的双重影响。19世纪末,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国以“养国力”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这两次“换位”的不同背景。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
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
D.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只字不提,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丝毫罪恶感。 关于南京大屠杀,《新历史教科书》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南京事件 ”,并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公开挑战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公正性。
——新华网 资料手册2005年第3期
|
材料二
版别 |
要点 |
两岸 |
历史教科书一致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万人。尤其是大陆两版,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地点、过程,都有很多细节的报道。 |
北京人教版 |
还提到,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时,“竟然冲进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 |
日本书籍版 |
听说有二十万人被俘和杀害。 |
日本扶桑版 |
只说:“民众的死伤人数很多” |
—--杨景尧《两岸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关中日战争之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中日两国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争议。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