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
进攻比率 |
武汉会战前 |
日方 |
百分之九十四 |
中方 |
百分之六 |
||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
日方 |
百分之五十六 |
|
中方 |
百分之四十四 |
||
日军每日前进 公里数 |
武汉会战前 |
四十公里 |
|
1939年底 |
二百公尺 |
||
1940年底 |
不进反退 |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
A.民族觉醒 民族团结 全民抗战 |
B.使命意识 敌后军民 汪洋大海 |
C.危机意识 武装斗争 战争奇观 |
D.军民结合 敌后军民 人民战争 |
下表的数据最能说明( )
表: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的攻防数据表
进攻比率 |
武汉会战前 |
日方 |
94% |
中方 |
6% |
||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
日方 |
56% |
|
中方 |
44% |
||
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 |
武汉会战前 |
40公里 |
|
1939年底 |
200米 |
||
1940年底 |
不进反退 |
A.日本速决战的企图被打破
B.日本攻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百团大战的效果显著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不下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图中的甲城市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
B.日军全面侵华时曾在此地实施细菌战 |
C.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
D.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既开展运动战,也开展有利条件下的阵地战 |
萨苏在《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日军兵斋藤在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国兵身边。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好吃吗?”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谢谢!”。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 )
A.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 |
B.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 |
C.战争的残酷与苦难 |
D.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 |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
A.平型关战役 | B.淞沪会战 |
C.台儿庄战役 | D.武汉会战 |
二战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颇符合正义战争一定胜利的概念。李纯青先生在纪念抗战40周年文章中指出:不能否定八年战争乃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应该补充的是,如果以中国一国的力量,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老实说,中国未必能打赢日本。这段话对于国人来说最值得深思的是( )
A.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抵抗精神是胜利关键 |
B.反法西斯国家的数量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
C.战争不是道德考试而是工业力量的竞技 |
D.一切战争中正义力量都会获得最终胜利 |
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在1919年1月28日的辩论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发言。他以流利的英语慷慨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之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地。”他把孔子比作耶稣,山东比作耶路撒冷,阐明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犹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以此争取西方代表的同情。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发言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简述山东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材料三 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国际背景和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
材料四 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
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材料五 根据军事法庭宪章,法庭有权审理三种犯罪: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犯罪及违反人道罪。犯有这三种罪行的战犯通常分别被称为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此次审判就是“东京审判”,中国派出法学界权威、立法院立法委员梅汝璈出任法官。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是指哪一法庭?说明审判的法律依据是哪一国际公约?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材料一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毛泽东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
阵亡人数 |
1937 |
125 130 |
1938 |
249 213 |
1939 |
169 562 |
1940 |
339 530 |
1941 |
144 951 |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比较努力”的史实。(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5分)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 )
|
著作 |
内容 |
A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提出了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大问题 |
B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探索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C |
《新民主主义论》 |
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D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B.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的胜利信心 |
C.此时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
D.此战争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
地图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①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中共中心任务的变化 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今年是中华民族的抗口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上许多国正在积极筹备庆祝活动。但也有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还对其法西斯侵略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日本的史学家中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日本右冀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是因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史学家藤原彰在其著的《日本近现代史》中指出“这次中日战争全面化的原因必须举出的是,日本垄断资本主义要求侵略中国。……是日本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不顾中国的抵抗而占据华北,然后建设日、满、华经济圈。日本统治阶层对中国的民族国家统一的实际情况缺乏认识,对中国人民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极端的蔑视……他们的经验是,谋求统治阶层内部的统一和消除国民的不满,战争是帷一的途径。”
一一摘编自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材
材料二:
1940年7月22日,第二届近卫内阁上台,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和《适应世界形势处理时局纲要》。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冈洋右在为德国驻日大使奥特举行的招待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此等条约,其最大目的在维持正义与和平。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一一1937年8月14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杭战声明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村粲和藤原彰对战争爆发原因分析的相似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驳斥中村集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图谋,简析这一计划的实施对二战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自卫抗战的正义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破坏了《国联盟约》《非战公约》的哪些基本和平构想?简析国民政府自卫声明的重要意义。(8分)
龙云在《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计划》中写道:“上海既失,即无国际港口,国际交通顿感困难了……南方战区可能扩大,到那时,香港和越南铁路都有问题了……我的意见,国际交通应当预做准备,即刻着手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这样可以直通印度洋。”据此可知龙云计划提出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
B.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侵占了上海 |
C.日本已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