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 B.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
C.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 D.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两党有对峙走向合作 |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D.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较有名的有“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让屠刀化铸为警钟;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C.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 | D.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犲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
A.《甲午悲歌》 | B.台湾沦陷 |
C.《东北沦陷》 | D.《日寇投降》 |
1940年下半年,中国军队曾组织重大战役,给华北地区日军以沉重打击。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李宗仁 | B.彭德怀 |
C.叶挺 | D.张自忠 |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时间 |
侵华兵力陆军师团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
1937年7月 |
32个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
1941年2月 |
35个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
1945年8月 |
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 |
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 |
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
“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遇到了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该材料所描述的是( )
A.平型关战役 | B.台儿庄战役 |
C.枣宜会战 | D.百团大战 |
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华北事变 | D.卢沟桥事变 |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
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1945年8月15日12时,日本广播电台传出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中华民族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A.共产党敌后抗战 |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C.美苏等盟国的大力支持 | D.全民族团结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