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认为(    )

A.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B.美国对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C.俄国支持我国抗战非常重要
D.没有中国,战争就不会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周年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    )

A.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
C.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 D.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代表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100多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召开

A.促进了抗日联合政府成立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D.促使国共关系开始走向合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如下图)这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D.“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秋季,为悼念某位抗日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参加本次抗日的军队隶属于(    )

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东北抗日联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

作又舆论斗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秋季,为悼念某位抗日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参加本次抗日的军队隶属于

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东北抗日联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是研究全面抗战的珍贵史实
D.是后人伪造的史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两党有对峙走向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D.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铁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国共两党争夺抗战的主导权
B.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全面游击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于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   )

A.反抗外来侵略 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 D.寻求救国之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自称“30年代年轻人”的老作曲家说,他也爱好流行歌曲,那么30年代中期流行歌曲的主题,你认为应该是(    )

A.抗日救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D.伤感怀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