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民兵、妇救会、工作组、农村诊所等社会组织大量出现;群众大会、劳动模范、冬学识字、破除迷信、诉苦、村选、平等、翻身等等前所未闻的事物大量涌现。这种现象( )
A.表明敌后战场实行正确的抗战路线 |
B.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
D.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
下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寇”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
A.九一八事件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
B.全面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增强 |
C.国共已就合作抗日达成共识 |
D.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浪潮 |
在国民党军队顽强抗击的同时,共产党军队在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奉命配合友军“对增援之敌,负责阻击,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在敌侧翼和后方钳制打击敌人。这里最有可能就哪次军事行动所作的论述( )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这是抗战期间某位国民党将领的七绝诗。他的主要事迹是( )
A.与八路军配合,赢得平型关大捷 |
B.率军赴缅参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 |
C.指挥台儿庄战役,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
D.指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较准确地反映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的是( )
A.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C.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 D.探索中华文明复兴之路 |
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
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是相同的 |
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是相同的 |
“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 |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 |
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 |
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
某次会战后,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虽已被敌人占领,然其耗费时间五个月,死伤人数数十万,而其所得者若非焦土即为空城。继今以往,全面抗战到处发展,真正战争重新开始。”蒋介石所评价的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C.武汉会战 | D.百团大战 |
中国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征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北洋军阀 |
B.国共对峙,中共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C.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国共内战,国民党进攻中原,挑起了内战 |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力量,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
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
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坂田畏罪自杀。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 )
A.旅顺大屠杀 | B.制造潘家峪惨案 |
C.南京大屠杀 | D.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12万猛增至35万,商号8年间增加2.82倍,资本扩大115.9倍。1941年7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A.贵阳是抗战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 |
B.抗战时期民营企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 |
C.近代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 |
D.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和发展经济的态度 |
一个自称“30年代年轻人”的老作曲家说,他也爱好流行歌曲,那么30年代中期流行歌曲的主题,你认为应该是( )
A.抗日救亡 | B.追求民主科学 |
C.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 D.伤感怀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