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的数据最能说明( )
表: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的攻防数据表
进攻比率 |
武汉会战前 |
日方 |
94% |
中方 |
6% |
||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
日方 |
56% |
|
中方 |
44% |
||
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 |
武汉会战前 |
40公里 |
|
1939年底 |
200米 |
||
1940年底 |
不进反退 |
A.日本速决战的企图被打破
B.日本攻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百团大战的效果显著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不下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
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
D.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日本当时提出“和平方案”真正原因是( )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
C.日本速决战计划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D.中国开辟了国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
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
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
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
C.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主要兵力 |
D.中国军队正在积极准备战略反攻 |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
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
表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商人 |
知识分子 |
地主 |
4 |
65 |
25 |
1 |
1 |
2 |
2 |
A. |
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
B. |
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
C. |
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
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蒋介石1937.7.17庐山)结合时代背景,各方对此讲话的态度错误的是( )
A.国民党尽管还犹豫但已经准备作战 | B.共产党加快了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 |
C.日本对中国施以更猛烈的军事打击 | D.英美各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驻守淞沪的19路军抵抗日本侵略者 ②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④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