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著名的抗日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研究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 C 国民大革命运动 D 抗日战争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的是
A.瓦窑堡会议 | B.洛川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1937年8月9日《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
下图是电视《滇西1944》剧照,其主要剧情:1944年5月,世界反法西斯进步最后关键阶段,为配合盟军亚洲战场,驱逐日寇,中国20万大军陈兵怒江东岸,准备强渡怒江,实施滇西大反攻。据此,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军队在滇西作战艰苦卓绝 |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配合 |
C.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 D.1944的年抗战形势尚未好转 |
上海是“百年中国的缩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史实排序
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江南制造总局创办 ③淞沪会战 ④上海解放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对图反映的历史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入缅远征军是国共双方合作抗日的典范 |
B.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 |
C.表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
D.缅甸战场上中国面临的主要敌人是英日联军 |
下列口号,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遣儿打东洋” ②“到解放区去”
③“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④“扶清灭洋”
A.③④①② | B.②③①④ | C.②①③③ | D.③②①④ |
抗战时期,去过延安的民主人士黄齐生认为“他的制度,是使人不必贪污,不敢贪污的!”“边区做官的”绝大部分不贪污,因为该“制度”是指( )
A.“三三制” | B.民主选举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政治协商制度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渡江战役 |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跌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 B.抵制日货 | C.打倒列强 | D.抗日救国 |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由于日本的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的面积逐渐缩小,游击区面积扩大。抗日根据地变为游击区说明( )
A.日本侵华加剧,抗日力量削弱 |
B.抗日力量发展壮大 |
C.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转变 |
D.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加强 |
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
C.国共两党谈判时期 | D.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