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官制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平斗桶权衡丈尺”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主观都是为了 

A.便于征收赋税 B.便于商人交易
C.便于百姓购买商品 D.促进全国各地区商业的发展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三大政策” D.开阔胸怀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的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早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文件是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4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C.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C.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共产主义通信委员会”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D.《四月提纲》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如果贫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逮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梭伦为解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组成“四百人会议”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途径的科学成就是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理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拜伦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资本主义代议制不断发展完善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属于20世纪反战题材的有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A.群众运动突破了非暴力界限 B.运动达到预期目的
C.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领导权 D.英国殖民者改变统治策略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与这一情境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普法战争  B.巴黎公社 C.德意志统一 D.巴黎和会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B.1942年26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C.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D.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双方与1978年签署《戴维营协议》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望,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他们发展起一系列的革命原则”主要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剑桥中国晚清史》作者认为康有为思想主张的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共生共融的演进史,是不同文明不断碰撞相互吸纳的历史。“中国与世界”是值得历史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的文明,在16世纪中叶以后就再也不能避免地要发生正面交锋了。在最初的交往之后,一方面中国士大夫中,出现了像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等愿意接受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人;欧洲天主教内部,也出现了以利玛窦、艾儒略等人为代表的同情、容纳和支持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主张……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
材料二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名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国”等对应。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历经曲折,但我国的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入,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果。

上表中A、B、C表示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阶段。(例如,C时段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明末清初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文明是怎样进行交流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从清朝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回答在A、B两个时段,中国与相应国家发展关系的政策及其意义。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①是  。说明该组织的作用。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政策调整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1955年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⑵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一中“历史性的转变”应该是从       社会转向
          社会,结合史实从政治、思想、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成效如何?

来源:2011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