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刘大年说:“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美祸”
D.是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及电视剧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四个方面论述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给的信息认识不正确的是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鼓动前进的作用
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精神
C.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
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配合国民党友军协同作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自称“30年代年轻人”的老作曲家说,他也爱好流行歌曲,那么30年代中期流行歌曲的主题,你认为应该是(    )

A.抗日救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D.伤感怀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8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国民政府的感召,效果显著
B.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C.全面抗战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奉行积极抵抗策略
D.应当比较客观、公正地看待国民政府的抗战成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是研究全面抗战的珍贵史实
D.是后人伪造的史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主要是由于:(     )

A.日本侵华刺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B.长征战略转移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C.北伐战争消灭了中东部的北洋军阀
D.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10月,刚刚更名的《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回忆五十年的往事,像一场噩梦。一旦醒来,说兴奋不是,说安慰也不是。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只觉得幸福与感谢……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对该社论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十年前的往事”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噩梦”始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
C.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台湾获得新生的原因
D.“五十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直不断上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城重庆从偏远小城发展为今天的西部重镇,重庆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之一。下列有关重庆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九世纪中期,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B.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在重庆通商的条件,深入中国内地侵略
C.作为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是二战中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之一
D.1945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代表曾在此进行和平谈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中共在《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大胆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这一决定(    )

A.促成了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
B.使党员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体现了统一战线背景下党对队伍建设的重视
D.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