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 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A.国共共同抗日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军方战史关于二战时期中日军队作战情况的报告里写道:“热带森林内的战斗,原本是我军的特长,但在障碍物和猛烈的迫击炮火面前,则无法发挥威力,无论在哪一战场,都是由于敌人逐次渗透到侧背而被迫撤退。特别是由于敌机独占战场上空,发挥强大威力,……经常出现战况逆转。”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在华北敌后抗击日军的八路军 B.淞沪会战中的国民革命军
C.海南岛中共琼崖抗日游击队 D.中国入缅作战的远征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下表是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因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

A
1923~1930年,60万人
受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大量失业人口迁入寻求就业
B
1931~1936年,5万人
日本侵占东北后限制内地人出关,迁入人口大幅减少
C
1937~1941年,50~60万人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在东北爆发,国共合作出关作战
D
1941~1942年,110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东北人返乡,迁入人口达到顶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该校建校10周年时的纪念墨盒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横批:抗日先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
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②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③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   ④该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该讲话表明

A.抗日战争爆发 B.国民政府主张全民族抗战
C.国民政府对抗日前景乐观 D.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犹豫不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

A.1941年底 B.1943年初 C.1944年底 D.1945年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津的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原名“万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透过解放桥名称的变更历程,我们可以了解近代天津

A.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 B.经济的近代化
C.半殖民地化加深 D.文化的平民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1938年5月初,国民党173师副师长周元率部在安徽蒙城与日军展开激战,200多名将士壮烈殉国。1938年,《大公报》报道周元抗日殉国的消息。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此次战斗配合了徐州会战
②此时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③周元将军曾参加淞沪会战
④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9年6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对洛佐夫斯基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  )

A.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B.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势力较量的中心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1937年7月又宣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失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