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
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生产关系的变革 | D.金融资本的发展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
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 |
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 |
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的路线政策中的“关门主义”错误,改“工农共和国”口号为“人民共和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力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放弃民主革命纲领 |
C.犯了右倾错误 | D.改变了政权性质 |
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递奏折,建议天皇:“欲征服支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①奏折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②甲午战争实现了日本“征服满蒙”的野心
③“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④中国全民族抗战粉碎了日本狂妄企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①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②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③肯定了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的贡献
④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 )
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屈辱历史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 |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
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 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1946年政协会议 | D.北平和谈 |
日本名古屋市长长河村隆之提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下列驳斥其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 D.影视作品的描写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中日战争 | D.抗日战争 |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报道,横线处的文字依次是“日本军队在中国华北已在白天向 附近调动。晚上枪声不断……中国政府第一次表现出它已做好与日本作战的准备。” “日本的战争机器在 被卡住了十三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中国军队)进入 。当年,他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使之遭受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命运,7年9个月零5天后,他们回到了中国的首都。”
A.北平武汉上海 | B.北平上海南京 |
C.北平台儿庄南京 | D.南京上海北京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侧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