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晚清的留学热潮 |
①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建设国家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③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B.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C.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
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 )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
第一卷 |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
第二卷 |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
第三卷 |
…… (1865~1895) |
第四卷 |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 (1895~1900) |
第五卷 |
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
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20世纪30年代,民族企业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因爱国运动之激昂……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信誉,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 这一时期,该厂发展的原因有( )
①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②政府支持 ③列强放松侵略 ④企业经营有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
A.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
B.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
C.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
D.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 )
A.19世纪末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民国初年 | D.新中国建立初期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
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
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 |
下图反映出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图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
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 |
C.提倡国货运动 |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观察下列图表, 1927-1937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辛亥革命的推动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洋务企业的刺激 |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