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
B.由地主、商人和官僚转化而来 |
C.广泛采用机器生产 |
D.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根本体现在
①反对独裁专制 ②要求对外贸易 ③争取竞争平等 ④争取民族独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希望学生以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为素材做一小论文,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材料。下列四位同学的研究方法最能客观反映大生纱厂历史的是( )
A.甲生想以纱厂的档案为主要材料,因为这最能反映当时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
B.乙生想利用该纱厂职工的回忆录,因为这是当事人留下的文字材料,最可信 |
C.丙生想访谈南通地区的老人,因为这些人目睹纱厂营运,所做的口述最翔实 |
D.丁生想以当时各种报刊杂志为主要材料,藉以了解并掌握该工厂的发展状况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A.洋务企业 | B.外资企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较早 | 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充分发展 |
C.官僚地主最先接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D.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往来 |
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①清朝政府的支持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以下是1920至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0年 |
1936年 |
|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
|
中国资本 |
6.61 |
44.8 |
26.09 |
63.2 |
9.0 |
外国资本 |
8.13 |
55.2 |
15.16 |
36.8 |
3.9 |
合计 |
14.74 |
100.0 |
41.25 |
100.0 |
|
货币单位:亿元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 B.国民政府的推动 |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能够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官僚地主的竞相投资 | D.民族资本家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其根本原因是
A.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 B.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 | D.这些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 B.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
C.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 )
A.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 B.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
C.由私人投资兴办的 |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 |
下列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A.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