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
食品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 B.火柴业 C.榨油业 D.纺织业
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 |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 B.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
A.设厂地址拥有最早开埠通商的有利条件 |
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 |
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 |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
下列历史人物①周学熙②荣宗敬③荣德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的,依据这一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A.张謇 | B.曾国藩 | C.李鸿章 | D.宋子文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新文化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里的“社会现实”是( )
①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已广泛传播
③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
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
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
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 |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C.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