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德意志帝国 | D.美利坚合众国 |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两院议员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确定了普鲁士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 |
B.普鲁士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某些限制 |
C.把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地位固定下来 |
D.普鲁士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
恩格斯指出:“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是指当时的( )
A.俄国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
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国王罢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 )
A.说不清 | B.不合法 |
C.合法 | D.屠戮功臣 |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
D.实行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
下图是反映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漫画。有学者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德国的代议制不彻底 |
B.德国议会不享有任何权力 |
C.德国议会受制于政府 |
D.德皇行使立法和行政大权 |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
A.渐进式社会改革 | B.革命 |
C.工人起义 | D.王朝战争 |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下列史实最能支撑德意志是“政治跛子”这一观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推行联邦制 | B.成立帝国国会等代议机构 |
C.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 | D.首相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 |
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
法国 |
德国 |
国家元首 |
总统 |
①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② |
世袭 |
国家元首任期 |
任期制 |
③ |
政府首脑 |
总统 |
首相 |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 |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
B. |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
C. |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
D. |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
康有为认为:“若美国之州郡并听自治,此则古公侯大国之封建,与德国联邦同矣。”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州郡自治”制度为宪法所确定 |
B.德意志帝国仍处在封建割据状态 |
C.中国古代分封制与西方近代联邦制相同 |
D.德意志帝国联邦制下各邦的地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