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
D.经济停滞倒退 |
《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儿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 B.工商皆本 |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D.重农抑商 |
温家宝同志在听取了文言文《张衡传》这堂课后说:“讲这篇专记文应该抓住张衡的贡献这个重点。”这个重点应该是
A.制成实用、简便、灵巧的简仪 |
B.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
C.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
D.领先世界的地动仪 |
隋炀帝有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材料最能说明
A.火药出现不晚于隋朝 |
B.火药在唐朝时应用于军事 |
C.火药发明者是炼丹家 |
D.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 |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
C.《九章算术》实用性相对有限 |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
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
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
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
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 B.指南针 |
C.印刷术 | D.火药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9 |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
姓名 |
生卒年代 |
著作 |
李时珍 |
1518-1593 |
《本草纲目》 |
徐光启 |
1562-1633 |
《农政全书》 |
徐霞客 |
1586-1641 |
《徐霞客游记》 |
宋应星 |
1587-? |
《天工开物》 |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该书体例完整,内容涉及元朝11个省,力图对整个农业生产作系统全面的论述。据此判断,该书是( )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B.王祯《农书》 |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D.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
该书体例完整,内容涉及元朝11个省,力图对整个农业生产作系统全面的论述。据此判断,该书是( )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B.王祯《农书》 |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 D.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打了一场败仗,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造纸术随之传入下图中的( )
A.新罗 | B.高昌 | C.天竺 | D.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