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是欧洲纪念战争胜利的一种建筑。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效仿,法国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下列对于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此次战役又称“三皇会战”,拿破仑以炫耀自己的军功而建 |
B.大诗人海涅为此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 |
C.在那场胜利的战争中,拿破仑亲自指挥,打败了俄、奥的军队 |
D.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一举摧毁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
下图中的“?”应填( )
A.贵族、平民 | B.公民、自由民 |
C.平民、贵族 | D.罗马人、自由民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
C.法律至上的原则 |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 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注重证据 | B.主张重罪轻罚 |
C.纵容犯罪 | D.维护贵族利益 |
《十二铜表法》中有多条这样的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以蛊术损害他人庄稼的,科处极刑;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处死以祭谷神;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上述规定共同体现了罗马法( )
A.鲜明的宗教色彩 | B.同态复仇的原则 |
C.鲜明的等级特征 | D.轻罪重罚的特点 |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
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
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
对于罗马帝国来说,罗马法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法制建设发展到完备阶段 |
B.缓和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
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旨在( )
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
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
史学界和法学界有的学者认为,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比如:《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习惯法到公民法再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
B.《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近现代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
C.自然法继承了古希腊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
D.罗马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维护罗马帝国封建君主的统治 |
“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但朕(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
A.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
B.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 |
C.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
D.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
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
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 |
D.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
A.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
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来(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到万民法保护 |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
D.居民在本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
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在《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都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