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了专门审理涉及外邦人案件的裁判官。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这表明( )
A.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 |
B.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 |
C.万民法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 |
D.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 |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律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
A.制定出罗马成文法 |
B.完成罗马法体系 |
C.使皇帝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使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消失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
A.保护弱者 | B.人人平等 | C.公正合理 | D.注重证据 |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D.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
D.“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 )
A.《罗马法》 | B.《十二铜表法》 |
C.《人权宣言》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
B.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
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规定“法勿因私而立”,第三款规定“授权之狱官或仲裁者,经查决狱讼而取赂者,当诛”;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适逢夜盗,杀之无罪。”上述规定( )
①体现了公正的法律观念 ②反映了平民斗争成果
③强调了司法程序的严格 ④保护有产者的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 (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