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称为西方文明之源。其中罗马法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疆域辽阔 |
B.法律程序发展较完备 |
C.更多地体现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D.存在时间最长久 |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 B.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
C.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
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的解答是那些被授权判断法律的人们所作出的决定和表示的意见。古时规定应该有人公开解释法律,这些人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解释,称为法学家。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 B.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
C.重视法律的形式和程序 | D.法学家的地位高于法律 |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地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
A.权威 | B.理性 |
C.法律 | D.宗教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 |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
B. |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
C. |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
D. |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
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
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
公元61年,罗马市政官谢恭都斯为家中奴隶所杀。元老院将死者家中400名奴隶全部处死,这引起罗马城居民的骚动。元老院的这一判决
A.带有习惯法的色彩 | B.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C.表明成文法亟待制定 | D.激化了被征服民族的矛盾 |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
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 | 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 |
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
D.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