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在公元28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于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这不能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A.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商人艾哈迈德受到公民法的保护 D.通行于整个帝国范围之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中的人格指权利义务主体。黑格尔认为,“罗马的人格权不是人本身的权利,至多不过是特殊人的权利”。这里的“特殊人”是指(     )

A.奴隶 B.罗马妇女
C.罗马公民 D.罗马居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上述规定(     )

A.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各族人民 B.解决了家庭财产纠纷
C.掺杂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民法大全》 D.万民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 理论 →法律总结 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律师 B.陪审法庭成员
C.法官 D.公诉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存在那么久远,其实并不在于其统治者如何高尚,政治如何开明,而在于其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法律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维护了贵族利益 B.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C.能够调节各种社会矛盾 D.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

A.公平理念 B.尚武精神
C.仁政意识 D.法治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此评价针对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说明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