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今揭晓,“法”被列年度国内字。“法”原来的写法为“灋”,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zhì)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廌”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在审理案件时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法是判断是非曲直、惩治邪恶的规范,象征正义公平 |
B.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法”的记载,法最早诞生于中国 |
C.“法”的最初内涵在古今中外变化不大 |
D.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习惯法 |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
A.民众利益至上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C.实行贵族政治 | 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 |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
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
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
D.按律量刑,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
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
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 |
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 |
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 |
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入际关系 |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 B.注重形式规则 |
C.最早的成文法 | D.保护贵族利益 |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 B.要求男子赔偿 |
C.干脆不予理睬 | D.宣布“休妻”无效 |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
D.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
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建设广场、剧院的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这反映了两者( )
A.艺术品味的高低 | B.经济水平的高低 |
C.传统文明的优劣 | D.政治文明的差异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
C.法律至上的原则 |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原则不包括( )
A.不得缺席定罪 | B.无证据不定罪 |
C.不得因言获罪 | D.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