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表唐诗(摘录)

诗人

诗句

出处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

杜甫

"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由表可见(  )

A.

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

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

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