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 D.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史料记载:“周武王所封弟子同姓者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周后期被破坏的主要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王位世袭制 | D.礼仪制度 |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内外服制 |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
《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 | B.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
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 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
《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
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
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
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
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
A.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 |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C.宗法制仍有影响 | D.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
C.“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 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