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西 | B.河北 | C.四川 | D.福建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差别 |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家长制 | B.禅让制 | C.分封制 | D.皇帝制度 |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
有学者将中国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称为“家国一体”制度,其理由主要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 |
B.西周首创”家天下”制度 |
C.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D.西周时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
D.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皇帝制 | D.世袭制和行省制 |
《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
C.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谪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间有血缘关系 |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
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 |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