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等事项。这种制度叫作(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与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有关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礼乐制度 | D.中央集权制 |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 )
A.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 B.实行森严的等级制 |
C.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 D.形成皇权专制制度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分封制 |
C.宗法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行省制 |
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
C.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
观察下表,在西周时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生身母亲 |
备选者概况 |
周王正妻 |
A. 大姐(20岁) B.三哥(14岁) |
周王妾一 |
C.大哥(25岁) |
周王妾二 |
D.二哥(22岁)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 B.湖南、湖北 | C.山东、山西 | D.广东、广西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内外朝制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
A.郡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内外服制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 B.皇帝宝座 | C.青铜兵器 | D.铁制农具 |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王位世袭制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 B.所在地方的地名 |
C.母亲的族姓 | D.因功得到的封地 |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 ( )
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
C.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 | D.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