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C.西周初分封制 | D.西周末王室衰微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是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下列制度或机构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有
①周分封制 ②秦朝郡县制
③雅典四百人会议 ④美国联邦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每到春节,天寒地冻,交通拥挤,但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各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官名、兄弟排行等等。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
——pujr的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
材料二 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辛亥革命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分封制度瓦解 | B.音乐教育普及 |
C.冶铁技术发达 | D.等级制度森严 |
由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嫘祖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嫘祖母亲祭祀典礼(下图)于2014年4月26日上午在乌尤寺前山门举行。该典礼所倡导的传统文化理念明显受到了( )
A.礼乐制度的影响 | B.宗法制度的影响 |
C.科举制度的影响 | D.分封制度的影响 |
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由此可见( )
A.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 | B.周礼利于天子统治秩序的稳定 |
C.宋军对礼制的尊崇敬畏 | D.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西周社会“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于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 B.河北 | C.陕西 | D.山东 |
先秦时期,宗庙、陵寝、祭祀礼仪制度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主要体现先秦政治的
A.皇权性 | B.分封制 |
C.世袭制 | D.宗法性 |
图片材料
在那些我们或记忆深刻,或视而不见的建筑中,隐含着丰富的政治信息,诉说着权力与民众的渴望与诉求。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观众”是指雅典的什么社会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古代雅典要建如此庞大的剧场?
(2)材料二中的四合院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种政治制度?为什么当时要建立该项制度?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关系如何?为什么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4)材料一体现的民主政治对材料三、四近代民主政治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观察下表,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