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C.规范社会秩序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某古哲人年谱中写到: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此哲人最可能是( )
A.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忠” “孝” “廉” “节”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
C.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人的欲望都是合理的 |
C.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 D.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 |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 | B.内心自省 |
C.行万里路 | D.读万卷书 |
下列主张属于宋明理学思想中“认识论”范畴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格物”、“格心” |
C.“成贤成圣” | D.“齐家平天下”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
C.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阐释儒学 | D.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
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主张不属于“二程”(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B.“人伦者,天理也” |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