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
C.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 |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
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
A.西周 | B.秦朝 | C.元朝 | D.清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三省制运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
材料三 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一一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1月2日)
材料四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一一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3)材料三与材料四相比,在内容上有何变化?分析指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中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明清是封建社会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分别有哪些新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因地制宜,各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
C.“改土归流”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
D.设置理藩院,加强西南地区管辖 |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
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
A.防止了大臣专权 | B.强化了君主专制 |
C.取代了内阁权力 | D.扩大了统治基础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江陵立考成法,以为制治之本。向者因循玩憩,至是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焉。江陵志在富强,当积弛之后,钱谷阴耗不可问,力振其弊,务责实效,中外凛凛,毋敢以虚文支塞。行之十年,太仓之积,足备数载”。
——摘编自炎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关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 B.成为了唯一的中枢机构 |
C.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
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 B.在权力上与宰相无异 |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
明初,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
A.直接对皇帝负责 |
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 |
C.隶属于军机大臣 |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