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表明明太祖的皇权空前加强的是 ( )
A.实行八股取士 | B.颁布《大明律》 |
C.设置锦衣卫 | D.废除了丞相制度 |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
A.设立军机处 | B.设置枢密院 |
C.实行一省制 | D.废除丞相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吕留良是清初有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君臣的关系应如朋友,又主张严“华夷”之别,认为孔子赞扬管仲的“攘夷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据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雍正……多次发布谕旨,并把这些谕旨刊刻公布,称《大义觉迷录》。其中极力驳斥传统的华夷之辨,认为……华夷都是一家人,“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猃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满汉是一体的。对人的看法、评价应以五伦为准则,而不应该以民族来区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我朝肇基东土,德教宏敷,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为臣民者不得以华夏而有异心。”
——据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材料三 案发,吕(留良)被戮尸示众。族人、门生被斩首、流放,或为奴婢。
——据李洵等主编《明清史》
回答:
⑴分析材料一,说明吕留良的主张所包含的基本思想。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雍正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其主张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⑶上述材料反映了清初社会存在着什么突出问题?清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图1和图2是清朝军机处和军机处内景。其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图1 图2
A.决定军国大事 |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明清时期,我国不断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扰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封建制度衰落 | B.明清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
C.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 D.明清时期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 |
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海防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 B.加速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
C.加强台湾同大陆地区的联系 | D.防止西方殖民者侵扰台湾 |
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C.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 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
“改土归流”的实施①使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②明朝西南地区都由流官治理 ③有利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④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①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出现丞相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中多是奸臣 | B.皇权软弱 | C.丞相权利过大 | D.皇权专制 |
鸦片战争之前,我国能够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统治者积极组织反对侵略和国力与西方差距不大 |
B.我国封建社会处于繁荣时期 |
C.西方军事力量不如我国强大 |
D.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