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 | B.“海禁”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上述城市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汉代长安 | B.唐代洛阳 | C.北宋东京 | D.明朝苏州 |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ǜ,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 B.家庭手工业发展 |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出下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秦代推行“重商主义” | B.汉代出现最早商帮 |
C.唐代出现资本主义 | D.宋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在中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东欧和北非地区是在( )
A.汉代 | B.唐代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 |
下图东汉画像砖反映了集市场景,集市外围四面建门墙, 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对此,下列分析或推测符合史实的有( )
①当时对商业管理相当严格
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此交易
③集市与住宅区严格分离
④城郊的集市设有“草市尉”管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其“衰机”指的是( )
A.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与世界的交流 |
B.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 |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丧失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机 |
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 )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 |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
唐朝天宝二年,鉴真第二次东渡日本,在扬州采购的物品中,有麝香、沉香、龙脑香、安息香、毕钵、诃梨勒、胡椒、阿魏等香药近千斤,多是外物产。这说明扬州( )
A.成为最重要的外贸港 |
B.商业地位超过长安 |
C.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
D.是当时外物品集散地 |
读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
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
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 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
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 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