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对祖国六十华诞的美好祝福,今年国庆前后全国各地街头的花卉摆放品种多,规模大,鲜花市场的销售也空前火爆。花卉生产早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专业区域,当时被誉为“花乡”的是
A.山东东昌 | B.福建漳州 |
C.北京丰台 | D.浙扛嘉兴 |
从文明史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的改变。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中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此时衣褐的主要原料是麻 |
B.秦始皇时中原人可以种植葡萄、石榴 |
C.三国时蜀汉发明了馒头 |
D.唐朝时中原人穿起胡服和游牧民族的靴子 |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全唐文》卷316载:“杭州东南名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陆空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下列对杭州商业繁华原因的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
A.政治中心地位万民归向 | B.海运发达外贸兴盛 |
C.自然资源丰富商埠密布 | D.大运河的带动促进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
下列对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城市的兴旺和工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图7,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
①自周秦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唐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④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一
图二唐朝对外交通图
图三
(1)史学家认为:“汉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度,而是世界交通网络中的东方中心。”请结合图一论证这一观点。
(2)唐代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唐代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规模空前。试结合图二举例说明唐文化对亚洲国家的影响。(请举出两例予以说明)
(3)有人说,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请依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点、线、面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
企业类型 |
每天平均纱锭数(锭) |
外商 |
51 664 |
华商 |
23 686 |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开厂数简表(单位:家)
省区 |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数量 |
155 |
45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1 |
1 |
0 |
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材料五 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类别 |
工业总产值 |
棉纱 |
棉布 |
面粉 |
卷烟 |
商品批发 |
商品零售 |
比例 (%) |
63.2 |
46 |
40 |
80 |
80 |
76 |
73.2 |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2)材料四反映出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材料五反映的情况,指出新中国在过渡时期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哪两大重要政策?
读《清明上河图》,与前代相比,从中能得到有关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新”信息()
①打破市坊界限②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 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④边境贸易繁荣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④ | B.④⑤ | C.①⑤ | D.①③⑤ |
在2007年央视的开篇大剧《贞观长歌》选取了唐初贞观年间的历史画面,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 |
B.邻居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担任长官 |
C.在私家店铺中边喝酒边呤咏白居易的《琵琶行》 |
D.去东市和西市逛街时碰到了波斯、大食的商人 |
《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对材料中“工商食官”的正确理解是()
A.通过从事工商业发家为官的人 |
B.工商业的税收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
C.依靠政权力量管理和经营工商业 |
D.工商业满足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
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冶金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