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富商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商贾“各以延纳四方文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各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则材料叙述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
A.唐朝时期城市商业比较繁荣 |
B.商人的低贱地位有所改变并开始干预政治 |
C.富商与朝廷官僚互相勾结且相互利用 |
D.城市中的文人也信奉经商之道 |
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
A.货币由混乱走向统一 |
B.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
C.商业城市发展为政治中心 |
D.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
B.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 |
C.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
D.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与北方相比,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
B.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
C.统治者重视商业的发展 |
D.南方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
某小组在对古代中国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
C.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
D.哲理化的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强调“重义轻利 | B.提出“工商皆本”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批判君主专制 |
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都之间逐步建立的机构是( )
A.内阁 | B.军机处 | C.三司 | D.枢密院 |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
C.皇权代替相权 | D.皇权与相权协调 |
右图是2009年9月26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发售的《京杭大运河
——山陕会馆》特种邮票。下列有关山陕会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政府在山陕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机构 |
B.是山陕地方政府设在京杭大运河上专门向山陕商人征收赋税的机构 |
C.是山陕商人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
D.是隋唐时期运河沿岸商业繁荣的缩影和历史见证 |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材料所反映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明朝时期天下庶务繁多 | B.由于废除丞相,造成部门众多,工作效率不高 |
C.丞相制度的废除意味着君主专制发展 | D.明朝时期由于君主不理政事,造成大权旁落 |
“至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经济扩张的基本原因,则应该从城市市民阶级的发展和内地需求中去寻找。”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
A.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国内需求增长 |
B.说明宋代对外贸易极少 |
C.市民阶层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扩张 |
D.材料中经济扩张主要指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