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
A. |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
B. |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
C. |
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
D. |
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
西汉末 |
东汉中期 |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
56771 |
20123 |
太原(今属山西) |
169863 |
30902 |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
359316 |
528551 |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
461587 |
404448 |
豫章 (今属江西) |
67462 |
406496 |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
21092 |
212284 |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 |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
B. |
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
C. |
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
D. |
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 |
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
B. |
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
C. |
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
D. |
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
B. |
强化了经济控制 |
C. |
开通了丝路贸易 |
D. |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 |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
B. |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
C. |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
D. |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
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 |
铸铁技术的进步 |
B. |
商品交易的需要 |
C. |
审美观念的不同 |
D. |
国家统一的推动 |
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
A. |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
B. |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
C. |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
D. |
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 |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
B. |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
C. |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
D. |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 |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
B. |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
C. |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
D. |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同或有卖洗面水、腹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起源于古代的陆海丝绸之路。《后汉书·西域传》载:其(大秦,即古罗马)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地位重要 |
B.罗马共和国与东汉帝国并峙东西 |
C.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
D.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
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 )
A.废除宰相制度 | B.建立内阁制度 |
C.打击勋贵集团 | D.强化君主专制 |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
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
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
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