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到清朝设立军机处。反映出( )
A.中央机构不断健全 |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C.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责任制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
A.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 | B.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
C.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 | D.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这表明军机处官员( )
①在皇宫内办公 ②按才德标准遴选 ③多为临时差遣 ④权力取决于皇帝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 D.徽商的虚伪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 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
A.三公制、三省制 、军机制 |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
C.清朝设置军机处 |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中、外朝制度 |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
C.元朝行省制度 | D.明朝内阁制度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镜头一: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镜头二: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门下省审核后,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镜头三: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