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到,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共实行的( )
A.工农武装割据 | B.土地革命 |
C.创建革命根据地 | D.开展游击战争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
“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中共党员)叩”毛泽东收到的这封劝离信最可能的地点是( )
A.上海法租界 | B.江西井冈山地区 |
C.遵义城郊区 | D.平山县西柏坡村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①②④③ |
“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转过来的革命,居然是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解放战争 |
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此时( )
A.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B.三大战役已经胜利 |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即将举行开国大典 |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 B.1937年和1938年 |
C.1927年和1928年 | D.1949年和1950年 |
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1927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D.“将革命进行到底” |
中国某城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某城”指的是
A.江西瑞金 B.陕西延安 D.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较有名的有“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B.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带集体 |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