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1936年,中国原本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的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等,都有较大发展。促使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
D.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  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的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趋成熟时期,对其表述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和图2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C.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    )

时间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主要史实
成立于瑞金
撤离江西苏区
转移至陕甘苏区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力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A.加紧动员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B.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D.积极回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侵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     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某一时期是指(    )

A.太平天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曾指出: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尽管名义上他没有当什么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他实际上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这体现了(   )

A.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中共领导人顾全大局求真务实
D.党与军队的关系得以最终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三元里抗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对瑞金等地国企的审计报告:“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性 B.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共产党政权的独立性 D.抗日根据地的自律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