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新的时期对党赋予了哪些时代要求。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2004年,我们是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温家宝总理对我国形势的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请加以简要分析。
欧盟已由原来的15个国家扩展为25个国家。这一变动,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中国的商机进一步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后加入的10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与中国接近,因贸易摩擦而导致中国与一些欧盟国家的经济关系紧张,是今后存在的隐忧。谋求双方磋商友好解决争端,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双赢。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材料一:在20世纪,科学的进步在为人类创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发展后遗症问题,危及人类的安全。材料二:英美媒体惊爆邪教克隆人内幕。如果国际社会不联合采取紧急措施的话,那么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可能很快诞生,并且将出自邪教之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科学。
“回首2009年,总有一种责任鼓舞我们继续向前。以‘责任中国’为题的人民网年度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大网民的投票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与网友共享光荣和责任。”
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上述观点。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对于农民进城,有人认为“民工经济”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应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也有人认为“民工经济”存在农民与城里人“抢饭碗”的现象,农民工是“盲流”,是“城市不稳定因素”,因而主张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运用哲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价。
某钢铁公司的基本经验就是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紧紧抓住能耗这个“牛鼻子”不放,把节能降耗同优化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措施,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请用有关哲理分析钢铁公司紧紧抓住能耗、物耗这个降低成本的“牛鼻子”不放的正确性。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谈到促进就业的话题,许多代表表示:解决就业难题,需要强化政府的责任,但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为几亿人提供现成的饭碗。与“安排就业”相比,“激发创业”更重要,也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环境,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路通、水畅、气充、电足,“四大工程”成为开发西部、平衡资源、拉动内需、拓展市场的驱动力。有了它们,“十五”期间中国经济既科学地平衡了东西南北的资源共享,又使西、中、东部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体化;既拉动了后发展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达地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试分析说明。
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埋头苦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样,外部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论断的科学性。
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从本省自然风光壮美多姿、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特色出发,把特色旅游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旅游业由“接待事业型”过渡到“一般产业型”,并最终发展成“支柱产业型”。旅游总收入以年均35%的比例快速增长,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跃居中西部各省之首。
(1)从哲学角度说明云南省是如何正确发展经济的。
(2)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既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份,又是中国参与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主体。你认为云南省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