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14年按收入来源分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注: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图2: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注: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增长11.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
材料二:从消费学角度来讲,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会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2014年,家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发或者推出了“年轻化”的家具和家装套餐产品。业内人士表示,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衣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内家居市场的走向带来重要影响。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生产、劳动 、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谈谈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经济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 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一,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高铁正加快“走出去”步伐,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2014年7月15日,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7月25日,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顺利通车;尼日利亚连接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铺通,沿海铁路合同签订;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铁路正在铺轨……
(1)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高铁“走出去”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中国高铁疾驰海外,截止到目前已建成通车项目、在建项目和正在洽谈项目遍及欧亚非等几大洲。然而中国高铁走出海外并非坦途:M国政府突然撤消了中铁建集团已经中标的合同;在非洲某国的项目、在建期间内战并未停止…
(2) 结合材料,针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材料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建集团已经做好高铁出海的全球谋划,为不同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国家量身打造了具体方案。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海外市场的副总裁徐宗祥说“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
(3)结合材料,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中铁建集团成功的经验
材料四 中国高铁“出海”短板是国际化人才,南车集团曾因将“雨刮器”翻译成“抹布”而痛失订单。开拓市场难,守住市场更难,而守住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本土化。 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南珠机电)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因为该国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动车组上特意设计了祈祷间;专门留了女性车厢以便于更保守的教徒乘坐;就连行李架的设计也参照了伊斯兰教堂的穹顶,从而使对方看到了我们的努力和诚意。
(4)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高铁企业应该如何补齐短板?南株机电为什么要“本土化”?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2013年底以来,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办网店。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材料二: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4月21日正式挂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自贸区涵盖了厦门、平潭、福州三个片区,定位于建设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按区域布局划分,平潭片区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厦门片区是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福州片区重点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1)应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福建自贸区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材料二:福建省政府主动对接自贸区建设,“量身订制”一系列符合福建实际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办法,根据福建自贸试验区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推出各项创新制度,同步调整信息化系统,实现各项创新制度的真正落地,使企业能切实享受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众多企业抓住这一契机,纷纷抢滩自贸区,希望利用区内政策,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上述做法的依据。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谋求自身跨越发展。
材料三:自贸区的价值在于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对接自贸区创新型发展,才能不断提升自贸区活力和竞争力。
(4)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从“国家”或“个人”中任选一个角度,给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三条建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小微企业被界定为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2014年全国小微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表
注: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小微企业的成长,我国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国税总局采取新举措,在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收益。同时,小微企业要积极寻找应对生存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抓住机遇,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材料二: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创客”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小微企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
(2)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劳动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创客”、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核心引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改革举措
材料二:《决定》中提出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其中提出“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该举措的意义主要在于:扩大地方立法自主权;摸索出设区市立法的一般性经验一般性规律,对全国人大制定《立法》起到促进作用等等。
法治之基
材料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意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高三某班级同学准备组织主题为“全民守法、法治之基”的普法宣传活动。请从微观市场主体角度设计两个活动方案并说明经济依据。
材料一:2013-2014年房地产主要指标增速变化情况
注:9月18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杭州、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继续走跌。
材料二:业内人士对当下状况做了深入分析:近期楼市“崩盘”论、房价将“断崖式暴跌”等不对称信息让购房者观望情绪弥漫;而2013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06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库存“压力山大”;城镇人口与人均住房面积同比增速放缓,需求刚性占比未来趋小,开始趋于饱和,供求格局生变;政府收紧的信贷政策也影响了购房行为的实现;但此次楼市拐点触发因素并非调控政策收集所致,而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2014年起房地产市场呈现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3)随着长达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住宅业”告别“黄金时代”,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又走到了“十字路口”。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房地产企业应如何应对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
人数(万人) |
631 |
660 |
680 |
699 |
727 |
就业率(%) |
89.6 |
90.2 |
90.9 |
91.4 |
---- |
补充说明: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材料三: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乎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1)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增长、保就业"。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三个最重要环节的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就业创业促民生,法治建设添力量。
材料一:2014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较为严峻,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1.5万,这已是我省连续三年创下新高;再加上经济换挡减速,产业结构调整,就业观念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此我省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就业创业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省相关部门如何应对严峻形势,促进就业创业?(8分)
材料二: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结合安徽实际,省委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安徽;其关键在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2)结合材料,指出安徽省委在推进法治安徽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科学的思想方法。
材料三:近年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持续引发国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目前,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企业的污染现象视而不见;市场主体为了降低成本,偷排乱放现象尚未根除……美丽中国,我们要呼吸更新鲜清洁的空气。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3)依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如何用法治的力量来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12分)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扬契约精神发展市场经济】
有学者研究发现,徽州所保存的历史史书,有60%-70%是契约文书,这说明当地传统非常重视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商品买卖讲的是诚信,诚信依靠契约、规则维持,这是徽州成为商业名镇的基础。
(1)结合材料,从企业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树立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普法宣传建设法治文化】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86年,全国普法工作开始,每五年一个周期。2015年是“六五”普法活动的最后一个年头,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2)为扩大普法阵地和影响力,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其理论依据。
【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立法要求的合理性。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2014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被调查者中70.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材料二:2014年7月18日,环境保护部等6部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
2006年 |
2008年 |
2012年 |
2013年 |
0.21~0.27 |
0.463 |
0.469 |
0.474 |
0.473 |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至2014年8月,国产汽车价格已经连续12个月下降,部分汽车经销商为了生存不惜血本打价格战,忽视了品牌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却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品牌营销、设计与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跨国公司控制。汽车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此外,中国汽车业面临的能源环保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材料三: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瘦肉精”、“毒豆芽”、“彩色馒头”等恶性事件频频出现,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国际形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相关企业销售数量急剧下降,出现亏损、倒闭现象,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出的问题。
(3)结合材料二,针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谈谈我国汽车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
(4)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