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学家对地震还无法准确的预测,于是有人提出地震是老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
2014年10月25日罕见的月全食天象亮相,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划与清唯心主义的界限,这主要说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
D.思维与存在的地位是不同的 |
我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下列选项中与这种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B.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
C.方动即静,方静即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D.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
现象世界是物自体在人类理性中所呈现出的样子,但是由于人类心灵先天框架和范式的影响,认识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远无法校准,康德的这一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 ②可知论 ③唯心主义 ④不可知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我国南北朝时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下与之蕴含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 )
A.水是世界的本原 |
B.气者,理之依也 |
C.心外无物 |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③错误地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B.我在故我思 |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D.心外无物 |
哲学史上存在着的“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属于“两个对子”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③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2014年春节期间,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我命由我不由天 |
C.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
D.苍天存千古,多少兴亡事,天行自健,春夏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