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
B.主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 |
C.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
D.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
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 |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右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 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B.朴素唯物主义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
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立的基本派别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
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下列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南北朝时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下与之蕴含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 )
A.水是世界的本原 |
B.气者,理之依也 |
C.心外无物 |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③错误地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B.我在故我思 |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D.心外无物 |
哲学史上存在着的“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属于“两个对子”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③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2014年春节期间,一些佛教名山迎来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他们祈祷着今年高考自己的儿女能考个好成绩。这种世界观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客观唯心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B.我命由我不由天 |
C.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
D.苍天存千古,多少兴亡事,天行自健,春夏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