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4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主办的电视剧《南下》研讨会在济南市举行,回答20—21题。
20.《南下》从人性化角度突破,活生生的乡情、亲情、战友情、爱情,触碰了观众的心灵,引起观众的共鸣,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的实践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培育“四有”公民是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21.与会专家认为,《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月13日,以“博览红色经典,相约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09·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在南昌拉开帷幕。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③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操 ④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中心环节是 (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 B.集体主义教育 |
C.爱国主义教育 | D.思想道德建设 |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动模范能够(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当代青年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发展,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把炽热的爱国热情倾注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中去。”这段话表明
A.爱国主义是永恒的 | B.爱国主义具有共性 |
C.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 D.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广泛吸引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使道德标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
①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④坚持自然科学修养与社会科学修养并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9年9月10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李大钊、“狼牙山五壮士”、时传祥等当选为“双百”人物。国家有关部门举办该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2009年1月和4月,“谷歌中国”网站因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链接,曾两次被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开曝光。这告诉我们
A.淫秽色情文化是落后文化 |
B.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腐朽文化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
C.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
D.文化市场应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
据报道,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1997年以来,中宣部先后四次公布了35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教育基地。上述材料表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在一个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主流价值观,亦称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在我国集中体现为(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 B.社会主义荣辱观 |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2009年5月11日,教育部、国家民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要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深人、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新时期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消除民族差异 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民族关系问题 ③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④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
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
D.要主动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 |
某中学在学生中开展“三名”活动,引导学生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这一活动
①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产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励学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发展 ③必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