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政府改革的提问时说,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社会结构的公平和正义,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2003年至2007年5年间,我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
①意味着我国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 ②根本上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③为国家各项职能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④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是说
A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B分配制度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2007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目的是( )
A.通过财政收支的平衡来避免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 |
B.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
C.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
D.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抑制通货紧缩 |
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应
①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③减少财政支出 ④减少税收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其中安排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这里的粮食直补资金125亿元是( )
A.社会保障支出 | B.科、教、文、卫方面支出 |
C.行政管理支出 | D.经济建设支出 |
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财政赤字就是财政失控,乱花钱 ②财政赤字意味着增发货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③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④财政赤字意味着借债过日子,所以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用财”之效益在于( )
A.规定政府活动的方向 |
B.决定政府活动的性质和宗旨 |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
D.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
2008年1月9日,山东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会议强调,从2008年1月1日起,山东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加110元左右。这一做法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 )
①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②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活
④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国务院在2005年安排30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这30亿元资金属于( )
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 ⑤国家税收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④⑤ |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2004年中央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国2235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材料体现了财政的作用( )
A.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
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
C.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
D.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在2010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477亿元,增长11.7%,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目标。财政赤字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之内。关于财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决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②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③经过审批的预算方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④国家的分配政策对财政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对财政与税收关系的正确理解有
①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二者都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的特征
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④二者都受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制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为了防止经济衰退,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有 [ ]
①降低税率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
③扩大政府采购
④发行国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税收收入 |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 C.债务收入 | D.其他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