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诞生记: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80余次分组会议,2564条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前后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决定》涵盖了15个领域、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别,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决定》的诞生记。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决定》重大变化的哲学依据。
(3)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三中全会一览表
时间 |
届别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1984年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
1988年 |
十三届三中全会 |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
1993年 |
十四届三中全会 |
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
1998年 |
十五届三中全会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2003年 |
十六届三中全会 |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2008年 |
十七届三中全会 |
关注三农问题 |
2013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全面深化改革 |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统筹兼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试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哲理,分析材料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上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兴海强国 共筑梦想”,某校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海洋资源
物质资源 |
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的渔业资源等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往往富含优质蛋白质;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资源。 |
空间资源 |
人们可以建海底隧道、跨海桥梁和海上机场,甚至可建海洋空间站。以阳光、沙滩以及海岛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 |
海运通道 |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国际经济不断融合。 |
海洋能源 |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是清洁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 |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意义。
★发展海洋科技
科技的支撑和引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我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跨越是“蛟龙”号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的结果。“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经略海洋的先行官,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海洋。
(2)结合材料,请谈谈创新的辩证法依据。
★增强海洋意识
中国是海洋大国,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专家呼吁:要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海洋知识,教科书里不能只讲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要讲我们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在社会上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此,同学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看法。
(3)假如你也有微博,请尝试在自己的微博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调并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材料一 对于中国改革时期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不能否定”并对此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某古镇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2)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解放思想列于改革条件的首要位置,特别强调了其“总开关”作用。在新的时代场景中解放思想,改革者必须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的狭隘,穿透短视思维的迷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思考,改革者应如何做到解放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4.3%,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12.4%。
材料二 多年来,我国国企改革一直围绕着“放权”和提高效率的主题展开,实质上始终在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怎样结合的重大问题。在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企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开始,国企改革打响了真正的“攻坚战”,经历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针对国有大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尽管国企改革“攻坚战”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当前国有企业仍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等病疾。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提出的两项重点任务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国对国企改革的探索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探索国企改革的过程。
据某知名机构调查,94.1%的中国人都曾出现过“提笔忘字”现象,其中26.8%的人经常出现,“汉字危机”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专家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容易沉浸在方便快捷的新技术所带来的惊讶和欣喜中,往往忽视对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旧事物”进行保护和传承,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悄悄退化;人们从狭隘的实用主义立场去看待汉字,将汉字仅视为一种书写工具,在生活中往往忽视汉字的文化魅力与文化内涵,造成汉字书写的遗忘;还有就是现在的社会文化批评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汉字危机”的出现。
材料二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就此,某校学生以“汉字听写大会能否拯救汉字文化危机”为辩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①“经由专家的解析,人们对汉字、词语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新的理解和认识。”②“竞赛中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激发了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③“在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实现了全民的自我教育,不少人已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反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不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往往只博得哄然一笑,而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缺乏时代感,影响狭隘。”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汉字危机”出现的理由。
(2)阅读材料二,说明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原因。
(3)从思想方法上为拯救汉字文化危机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
(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化解家风教育中的这种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材料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诞生记: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4月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80余次分组会议,2564条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前后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决定》涵盖了15个领域、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别,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决定》的诞生记。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决定》重大变化的哲学依据。
(3)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
材料 2011 年,安徽省省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26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2011年以来皖江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民生指标领先全省较多,产业转移势 头良好;从科技创新看,示范区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建设加速推进的良机,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总体来看,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但示范区要实现科学承接、创新承接、绿色承接仍任务艰巨,需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持之以恒 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抢占发展先机,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引领全省科学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相关知识说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8 分)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政府改革,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其中大部制改革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亮点。以大部门体制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目标明确、通盘规划、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所有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机构改革也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组建大部门要有一定的限度,也要考虑部门之间力量和规模的平衡。
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26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里骨干”,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这是提高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信息的符号,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象。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同时,提笔忘字,书写汉字正面临看一场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天津开展汉字书写水平测试试点活动,旨在逐步规范汉字的书写。专家表示,汉字文化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对初中以上的学生,让他们大量、浅近地接触古文名篇,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而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则不应超越孩子现有的文化程度,迫使他们去接触过于生僻晦涩的字词。
材料三 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近现代以来,首次受到拉丁化冲击,但是汉字并没有被拉丁字母替代,而是吸取其有益成分出现了汉语拼音。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开设《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0 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以房养老”,就是将房屋及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定期获取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最后房及产权归金融机构。“以房养老”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替代“基本养老”。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
(l)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认识。
(2)民政部门拟制定“以房养老”的具体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政府和公民应如何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 ( 6 分)
材料二 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不能否定”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0年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20年后的今天,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现在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深化改革和开放。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经过30年的发展,时下的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改革开放。”3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怎样改革”“怎样开放”这张白纸上勾画最初的蓝图,与此相比,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更高层次和更新内涵。要改变粗放型的发展体制和方式;要经过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继承创新之后,形成中国更高、更好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要结束5 000年陆路文明和农业文明,转而建设海洋文明与海洋强国。
(1)结合材料一回答,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指什么?并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分析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回答,更高层次和更新内容的改革应包含哪些方面?并分析要把对外开放推进到新阶段国家应该怎么做。(18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答记者问时指出,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理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
(1)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9分)
(2)有人认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彻底变革现有的行政体制。”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否定观和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