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5年4月,中国新型城镇化蓝皮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正式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保护文化资源,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成为人们深思与热议的话题。在漫长的岁月中,W市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地名。这些老地名,展现的是历史记忆,凝聚的是民族情感。然而,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老地名不断消失,洋地名泛滥。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争议。为此该市民政部门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确保地名命名更具科学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说W市民政部门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保护老地名、清理洋地名”的文化生活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节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作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趋同
B.相互尊重不断渗透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中英两国间首个文化交流年,双方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交流互鉴。
材料一:金秋时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开启了中英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访问期间,中英两国确立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意味着未来中英双边关系进一步具备了全球合作的视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材料二:中英两国都曾创造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习近平在白金汉宫晚宴上说道:“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著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视野;中国丝绸和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丝绸业和制瓷业脱胎换骨;……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上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启中英两国关系“黄金时代”蕴涵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中英文化交流互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
①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着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校高二某班学生组织开展一次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下面是该班学生搜集到的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
以慰问华侨为主旨的“亲情中华”演出,日趋受到各国主流民众的欢迎。2015年春节前后,中国侨联组织“亲情中华”艺术团分赴欧美多个国家和城市巡回演出,与广大华人华侨共庆中华民众传统节日。
(1)你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来搜集有关“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资料?
(2)有人认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3)如果由你组织一次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你将怎样来组织这次文化交流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月三,拜轩辕。2014年4月2日,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炎黄子孙参加了这一祭祀活动,盛况空前。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和谐发展
③固守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雄伟的长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神秘的金字塔,令无数中外游客着迷,得到了中外游客的由衷赞叹。不同地区的景观却能引发游客的共鸣,说明

A.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人文情怀
C.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6月23日报道,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1日通过审议,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保护文化的多元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试题